上周周末约朋友小聚,朋友说整天都安排的很满。上午陪女儿练琴、补习英语,下午被一直安排到晚21点。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他这位父亲可谓拼了。有时候我在想,如果将孩子长大成人形容成跑步,其过程应该至少是马拉松,马拉松比拼的是耐力和稳定的素养,有必要如百米赛跑般抓住起跑线不放吗?况且孩子成长路上学习真的是唯一吗?孩子教育应该是先成人,再成才。但很多家长却只剩成才了。
美国哈佛大学的学者在进行了长达二十多年的跟踪研究后发现,有劳动教育的孩子与没有劳动教育的孩子相比:失业率为1:15,犯罪率为1:10;离婚率与心理患病率也有显著差别。
随着劳动教育的缺失,政府层面率先于2020年出台一系列关于劳动教育的政策。而劳动教育具体如何落实,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先来参照美、德案例。
01美国:围绕教育生涯开展劳动教育
美国的劳动教育围绕着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而开展,课程主要分为三类:
一是基于成为家庭有效成员的劳动教育;二是基于就业的劳动教育;三是基于公民培养的劳动教育。
学生通过劳动课程的学习,了解并接触当代社会形形色色的职业,以保证每个人都能根据自身兴趣、资质与特长,学习到一种或多种职业技能,经受一定的劳动锻炼,从而在中学毕业后可以自由选择职业或继续升学。
职业认识阶段(k1-k6) :通过学习培养儿童的职业意识和自我认知意识,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认识劳动的价值,提高儿童对职业的了解。
职业探索阶段(k7-K10): 通过职业探索熟悉职业的分类和“职业群”,并开始在职业群中做出尝试性的选择;
职业选择阶段(k10~K12):帮助学生在其选择的某些职业领域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并逐步确定未来发展方向。
职业搭建阶段(高中阶段以后):关注学生的职业发展,帮助搭建学生搭建与规划职业生涯。
另外,美国教科书上对学生各个年龄阶段应承担的家务有明确规定,这是未来独立自主的进行生涯规划的基础,美国劳动课程还列出了k12之前的家务清单:美国劳动教育课程与其它基础素养教育是相互交织的。通过多样活动的形式,把体育、艺术、爱国教育等内容融入其中,鼓励学生在劳动中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增强合作和责任意识。
同时,面向教育生涯的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社会,规划职业发展路径,在步入大学或进入社会之前,对于职业选择能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和选择。另外在美国,“想花钱自己挣”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致使劳动教育在大中小学学生中容易展开。
02德国:劳动教育渗透于多学科直通社会生活
德国十分强调和重视基础教育中的劳动技术教育,把它视为学生职业生活和社会的重要准备和基础,是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心设计,并贯穿在基础教育的全过程。
①课程设置
德国具有十分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他们的学生从小学毕业后就会正式接受职业培训,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同时还有充足的时间进入企业和工厂实习。而德国中学劳动课的设置有四大类:技术、经济、家政和职业。
②专用教室和实习制度
德国劳动教育的专用教室,不仅设备齐全,而且设计讲究。据介绍,全德有五种劳动技术专用教室,即金加工、木加工、烹饪、办公室管理、缝纫和编织。这说明德国比较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劳动课程以制作为中心,课程成果与产品密切相关,借此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技能、培养习惯。
此外,德国中小学学生还要亲自到企业实习。学生进入工厂,和工人一样上下班,做一些简单的工作,从而了解相应的工作和职业。期间,老师一周去看两次,结束后学生作汇报,老师作总结。
③师资模式
德国青少年劳动教育的教师培养有两种模式。第一种在结构上以专业职业化为基础;第二种以一体化的综合课程为基础,多学科劳动教育为学习主线。
德国十分重视劳动课教师的实践能力,包括专业学科的专业实习,也包括在校实习、社会实习以及独立劳动实习。教师必须在各类教学范围和学习场所同时具备了高等教育教学法和职业经验,才可能定向成为劳动教育的教师。
勇先创景夏家勇院长认为:按照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教育模式,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升学上,因此所有的行为都紧盯在升学目标上。如果让学校担起劳动教育的重任,很容易转向升学目标上。因此,让将劳动教育让给专业的劳动教育基地势在必行,让专业机构担起大中小学生的生活劳动教育、生产劳动教育、服务性劳动教育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