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地的开发首先应该明确乡村旅游地与一般风景区的差异,即找到
乡村旅游地的独特性,挖掘乡村旅游地自身的特点,找到差异方能找个有效的策划途径。
一、乡村旅游地的景观——山野风光和城镇景观的结合
乡村景观是乡村旅游的吸引物和对象,是发展
乡村旅游业的基础和依托。
乡村旅游以居民居住的乡村为开展地,与一般风景区不同,旅游业只是当地多个产业的一种,同时旅游地还要满足当地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体现在景观上主要是山野风光和城镇景观的结合。
乡村旅游地的景观既非纯自然景观同时也有别于城市景观,可以说是以原始的气候、植被以及地形地貌等自然因素为基底融合了人为文化符号的综合体,是当地居民的情感、生活和物质改造与自然景观的交融,“既是生态系统能量流、物质流的载体,又是社会精神文化系统的信息源。人为因子使得自然本底的景观构成更为丰富、色彩层次更为多样,更为重要的是景观与人类情感融合一体产生了与原始自然景观完全不同的特点。另一方面,与一般风景地人工建筑众多,风格难于统一,基础设施娱乐设施密集不同,
乡村旅游地自然环境原生态更为明显,建筑多为本土风格、基础设施不发达。当地居民的生产与生活顺应了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生态平衡尚未遭受破坏,出于生活需要的人工构筑物朴实无华,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在景观中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二、乡村旅游地的资源——乡村生活、乡村文化
传统旅游在追求经济效益时一直把注意力放在旅游景观吸引力的挖掘上,而
乡村旅游提供给旅游者的就是一种“完全的乡村的生活”。旅游开展的动力必然是差异性,乡村旅游的差异性就体现在城乡之间存在着环境、景观、文化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不同,而其中的文化因素又是最具特色的,从而决定了传统乡村文化和生活方式成为在
乡村旅游资源中最重要的因子。天人合一式的环境,健康、朴素、简单的生活,可以读到的历史,可以看见的美德,这些传统乡村地区所独有的魅力成为乡村的旅游吸引力。我国的许多乡村旅游地尤其是当地原生文化保持较完好的地区,原生态的文化成为旅游开发的灵魂所在。当地独具特色的耕织渔牧,居民的服饰、饮食、婚嫁、交往的方方面面的民俗、风俗,包括当地传统饮食小吃、地方戏曲、历史事件发生地和军事遗址、古战场等对旅游者充满了吸引力。
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通过对乡村生活的参与体会当地的乡村文化,旅游者在整个游览活动是一种临时居民的身份出现于当地社会和居民生活中,追求的是一种完全的身临其境的融入感。
三、乡村旅游地的经营——多方利益的结合体
普通的风景区多为单主体投资建设,经营上也主要以公司性质为主,而乡村旅游地的经营一般采取多方合作或联合经营的方式,因而成为多方利益的结合体,旅游者、当地村民、政府、社会大众等利益需要兼顾。
首先,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的青睐是乡村旅游地能否成功的关键,没有旅游者,乡村旅游开发就失去了目标,同时也失去了利润来源和存续发展下去的保障,旅游者的利益是旅游地首先要保证的。旅游者在出游中,希望更多地接触当地居民,感受“原汁原味”的旅游目的地氛围。在开发乡村旅游项目时,要以市场为导向,做充分的前期市场调查和分析,对潜在旅游者的消费倾向要了解清楚,并且调查分析要力求客观。此外,除了通过调查了解消费者市场的需求之外,还可以对消费市场进行引导,通过宣传培养旅游者的消费倾向。
其次,由于乡村居民的生产、生活中表现的农耕方式、风土人情等本身就是乡村旅游地的重要资源,同时
乡村旅游开发对居民的生活产生了众多或好或坏的影响,因而当地居民是与旅游开发关系最为密切的利益群体。一方面,当地社区在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心理等方面必然要承担乡村旅游开发所带来的风险,当地的相对封闭和传统的文化受到外来冲击,甚至会出现“文化殖民"问题;外来游客的增多使当地的公共设施负荷过重,旅游地为了满足游客的需要必然会占用到当地居民的公共资源,给当地社区居民生活带来不便,甚至引起当地居民对旅游开发的反感。相应地如果旅游开发适当,社区居民也是最直接的受益者。旅游开发带来的经济收入能够迅速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因而在发展
乡村旅游时应该积极组织当地居民参与旅游开发,鼓励有手工艺技术的村民制作能体现乡村文化气息的手工艺品,并传承当地的乡村文化。通过正面带动作用减少负面影响,维护当地居民利益。
再次,政府机构对
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法律和制度的保障,制定的法律规范,建立的管理体制,配备的人员素质对乡村旅游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尤其是有外来资金投入的项目中,政府对
乡村旅游的影响也更为深远和复杂。同时政府实施乡村旅游保护行动的主导力量。同时由于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提高大量就业机会,并且对周边众多产业都产生带动作用,必然对地方经济起到相当的推动作用,因而其发展也必将从不同方面影响到政府的利益和权力格局。政府决策的科学与否对乡村旅游的成败关系重大,政府作为协调者的作用不容忽视,因而政府利益也成为乡村旅游开发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最后,随着
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大众对乡村原始环境保护、传统文化保护等关注日渐提高,愈来愈多的公众主动参与到乡村旅游活动中来,积极履行自己监督的义务。这种关注和监督,将促进旅游开发决策者在选择经营模式时,必须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关系、公共利益和旅游业的关系、长远利益和近期利益的关系,并采取保护和开发相结合的方式。
四、乡村旅游地的管理——集约型管理
一般风景区在管理上必然以游客为第一位,一切活动的组织开展完全以游客为中心。对景区资源开发的管理采取粗放式,为满足游客需求甚至会出现无计划的空间扩张,致使外来人口迁入,导致当地地价上涨,地方的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改变,当地产业完全服务于旅游业,地方物价升高。与之不同,乡村旅游地最主要的受众仍是当地居民,因而对游客的需要应有选择的满足。采取集约型资源开发策略,有计划的空间布局,抑制地价。强调社区参与,提供新的可选择的经营方式,以增加地方收入,保持当地物价的相当平稳,防止人口外迁。
五、乡村旅游地的客源市场——国内城市居民
旅游地的目标客源市场主要由当地的资源特点决定,
乡村旅游是开展于乡村地区,以农业为载体的旅游形式,本身的环境和旅游资源决定了它难以对乡村居民以及居住在具有城乡一体化特征的小城镇居民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其目标客源市场只能定位于有别于乡村的大中城市(特别是高度商业化的大都市),客源是那些对农村及对农村景观不太了解的城市居民。同时,近年来我国国内旅游的发展形势决定了乡村旅游的目标客源是国内游客。受我国乡村旅游开发条件的限制,目前的乡村旅游资源品味相对较低,短期内难以对大区域的国际旅游者产生足够吸引。因此,目前我国
乡村旅游地的目标客源以国内城市居民为主。
六、乡村旅游地的效益
1、社会、经济、生态兼顾
旅游开发是以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对于乡村旅游尤其是这样,只有取得了经济效益,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才能得到提高,农村就业机会的增多,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同时通过
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能够加速乡村非农化进程,农民才有动力继续参与和支持旅游开发。争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另一方面,
乡村旅游是以当地的自然环境为基础的,在开发中,要重视生态效益是实现
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从根本上生态旅游是具有强烈环境保护意识的一种旅游开发方式。开发中强调天人合一的理念,以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文化环境为前提,发掘资源旅游吸引力。要通过开发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促进乡村城镇化发展,最终实现乡村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集群效应
普通景区由于投入资金量大,旅游产业相对完善,项目众多,配套完备。而
乡村旅游地自身资金和范围的限制,难以与一般的中大型景区那样开发出种类多样的旅游项目,应该以“一村一品”原则为指导,因而为了满足旅游者多样的需求、保证旅游地的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地发展趋势应向多个相邻旅游地组合开发,发挥集群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