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涵
所谓
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是指在特定的时期内,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所形成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方式,它包括
旅游产业的发育和演进两层内容,其中旅游产业的发育方式是指旅游产业的产生与成长方式,也就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旅游产业是以何种方式产生与成长的;
旅游产业的演进方式是指在
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时期时,以什么样的方式促进旅游产业向有序或高度有序方向演化。
二、特征
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国的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社会制度的不同,其旅游发展模式也不同。总体来说,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一)指导性
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是对某一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旅游产业发展战略高度概括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这一时期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和基本特征的全面归纳,指明了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与发展方向,因此,从根本上讲,它对这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指导性。
(二)针对性
旅游产业的形成、发育及成长具有周期性,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一般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式;不同背景下的各个国家存在着不同的国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旅游产业发展的程度不同,
旅游产业发展环境不同,所采用的旅游发展模式是不同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旅游发达国家成功的发展模式未必适合旅游刚起步的国家。
(三)稳定性
一种发展模式的形成需要相当长的过程,因此一旦形成,在特定历史阶段里会保持相对稳定。除非旅游产业经济运行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旅游产业模式是不会随意改变的,而当原有的发展模式难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时,这种变化也不会是一蹴而就的,也将会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三、类型
旅游产业模式从不同角度分析,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目前,比较集中的分类有:超前型和滞后型,延伸型和推进型,政府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下面从成长调节机制的视角来研究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类型,即政府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一)政府主导型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政府主导型
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是指由政府通过制定各个时期旅游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来干预旅游经济发展的一种发展模式,包括规定旅游业发展目标、发展战略以及各种对策和措施等,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是典型代表。政府主导型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产生具有两个重要前提:一是有国家干预和控制经济的历史传统;二是短时期内有加速推进旅游产业成长的战略目标。
1、有效性——发展速度优势较大
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来说,比文化素质更为重要的是政府的政策。由于政府提供的是经济剩余赖以建立的秩序框架,所以政府必须强调政策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美国学者L·伦德伯格指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政府干预旅游业的作用可能是压倒性的。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相比较,具有垄断性和强制性的特点,也更有权威性。正常情况下,政府行为较少地发挥作用,会有利于产业的自组织发展,但当市场机制失效时,政府的干预行为便成为方便的选择。政府的干预范围一定要有严格限制,必须限制在市场失效范围内,主要是外部性现象,如公有地悲剧现象、公共物品“搭便车”现象、自然垄断现象、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中国
旅游产业保持三十年的高速发展,顺利度过发育期与成长期,客观看是得益于政府主导模式带来的速度优势,尽管也付出相应的代价,但利弊比较,应该是利大于弊。
2、有限性——竞争力优势较小
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具有明显的发展速度优势,但往往也会因“政府失灵”而造成竞争力不强的后果。综合来看,“政府失灵”大体有几种情况:一是由于政府本身的有限理性,其行为未能达到预期目标;二是官僚体制往往会造成政府行为的低效率、高成本;三是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面对复杂情况政府行为有时会产生负面效应。对市场失灵的领域,政府职能并不必然起作用,相反很多时候是只要政府干预行为存在,“政府失灵”在某种程度上就不可避免。这是因为具有宏观调控职能的政府对旅游产业的干预通常是全局性的,干预措施如果恰当会产生很好的结果,但一旦出现失误,政府失灵通常会产生对旅游发展全局的危害。
(二)市场主导型
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市场主导型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是指以市场为主要动力来推动旅游产业成长与演变的一种模式。政府在一定时期内不对旅游产业的成长施加任何直接影响,只是发挥间接的辅助性的作用,完全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价格、供求、竞争等市场机制作用下,自动调节旅游产业资源配置的过程,实现旅游产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旅游产业内部的自行调节和自行均衡。市场主导型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具有以下特点:旅游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产业内部的自均衡、自调节过程,即市场机制发挥主导作用;政府的作用是间接的和辅助的,是通过一定的市场参数进行的;国家政策对
旅游产业的影响主要侧重于旅游需求方面。
1、有效性——竞争力优势较大
对于市场主导型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有效性,在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市场通过供求机制和价格机制对旅游资源进行配置,其积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优化资源配置,旅游资源的不可移动性及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它的稀缺性和竞争性。旅游企业为了取得效益最大化,必然不择手段地争得垄断地位。只有在价格机制的调节下,旅游资源才能得以相对优化配置,进而促进旅游投资结构和旅游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二是调节经济利益,各方利益关系相对平衡是维持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的前提,而供求机制和价格机制对旅游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维系着旅游产业系统的经济利益关系。三是传递经济信息,旅游产业由于生产与消费在同一过程中完成,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市场供求机制执行着传递旅游经济信息的职能。
以上几个方面的积极作用减少了旅游产业发展中的资源浪费现象,使各方利益关系相对平衡,产业发展质量相对较好,形成了明显的竞争力优势。
2、有限性——发展速度优势较小
市场机制有着自身的优势,但在旅游产业实践中,也存在着明显的市场失灵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旅游产业因存在外部性造成市场资源配置无效率,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两种。正外部性在旅游产业中主要表现为某些企业的一些活动给没有做出此方面努力的人带来收益,如旅游市场促销等活动就属于这种情况;负外部性是指旅游活动给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而行为企业却不用为此付出代价;二是旅游产业中存在公共物品,因为既没有排他性,也没有竞争性而造成的“搭便车”问题,一般旅游企业因为没有自己的专署利益缺乏开展此类活动的动力;三是
旅游产业中存在公有资源虽有竞争性,但因没有排他性而造成的“公有地悲剧”问题,所以大家对公有资源都来利用却没人维护,往往造成毁灭性破坏,一些名胜古迹的初期的无序开发就属于这种情况;四是旅游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使旅游市场秩序混乱,旅游者权益受损。由于信息有自然垄断的属性,旅游者与旅游企业之间,旅游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都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现象,影响了旅游产业的有序发展。
以上市场失灵现象往往影响产业主体的经营积极性,导致旅游产业发展效率不高,发展速度缓慢的现象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