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生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原则是以“民生为本”的城镇化。在提高城乡民众生活质量的前提下,让边远乡村的农民享受到高度发达的现代城市科技文明生活品质。所以,城镇化不是单纯追求城镇化率,不应仅仅是城镇快速扩张、人口快速膨胀、资本快速汇聚并向大城市攀升的过程。虽然城市是人类为自己创造的最佳生存模式,在巢穴、村落、城镇、城市、都市的城市体系演化中,人们已经进入大都市高度发达的城市文明阶段,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的优越性曾经是古代先祖所崇尚的天堂神话,但是,人们面对大城市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快节奏的生活压力,以及为了获得舒适的生活条件所付出的健康与幸福指数下降的昂贵代价,不禁心生困惑,开始回顾和审视曾经的造城动机和目的,缅怀远去的乡村田园生活。新型城镇化需要针对大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弊端,围绕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重点关注民生和健康发展问题,规避具有历史风貌传承的原始聚落细胞被替代分离、被集聚同化;避免农民“被失地、被上楼、被市民化”,在经济转型中“因地制宜”,在产业升级中“因势利导”,在资源统筹中“因借随机”。用符合中国本土城镇发展的理念、方法,制定具有针对地方经济发展、城镇建设、风貌保护的整体系统发展战略,用以指导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与乡土文化相和谐的城乡风貌。
二、“
化城入乡”的交互城镇化
随着新城镇建设理念与模式的改变,城市在将规模拓展的触角伸向乡村的深度空间时,被大面积的乡村聚落、农田溶解成为具有城镇功能体的有机要素构成。城镇建设以提升农民生存质量为本,形成具有包容农田、农村社区和农产聚落的新型城镇。而新建城镇的机体也被绿地农田系统限定和联接,成为田园、产业、聚落协同的生态城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民生为本”的城镇化所涉及的核心问题,是城镇化的立场观念、切入角度,模式方法与旧有的城镇化有本质性的区别。“化城入乡”是围绕乡村聚落在边缘小城镇展开,因为,乡村城镇社区的最原始单位是农宅聚落,依次为村落和小城镇。而小城镇是城市发展体系中“城之尾、村之首”的基本单位,是上联城市、下络乡村聚落的辐射核心,由于村镇拥有相对丰富的土地水体自然资源,使得乡村聚落所拥有的宅基地成为耕地以外最具置换价值的自然资源。
新型城镇化应该是经济转型后,在产业集聚、社会保障、乡村社区、邻里关系运作机制建立之下对聚落文化载体的分级保护模式。另一方面,因为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层次的要求超越了现有城镇的基本需求,所以高端人才也一并成为新型城镇化交互的文化与科技资本投资,“化城市功能为乡村职能,化科技手段为农业技艺,化城市达人为乡镇能手,化城市文明为乡村传统”,城乡进行能量、功能的双向交流。乡村城镇的健康发展将成为镶嵌在广大农田景观中的明珠,托显出
新型城镇具有地域乡村生态风貌特色与都市文明的气质内涵。
三、“坐地入城”的有机乡镇模式
“坐地入城”是构筑资源统筹、农非互助、就近择业、居无迁徙、以业入籍、社保健全”的村镇聚落空间结构体系,与产业互补互促的就地城镇化形成生态为先、表里如一的城镇化发展状态。村镇产能裂变促“三农三化”向空间职能化方向发展;而户籍分流的社会组织形态和以聚落为核心的新型城镇环境的有机生长模式,让乡镇聚落保持和养护原生态自然丰富的土地与水体自然资源。由于新型城镇建设“化城入乡”,激发村镇经济活力,促使社会转型,在产业集聚、从业分流、社会保障、户籍管理、乡村社区运作机制建立健全之下,形成生态有机城镇。农民可以在产业集聚与分工中因需入企,随机转型,“坐地入城,就地城镇化”。而有机乡镇以绿色边界限定的“绿带联接”,构成了“多核聚居”的所谓有机疏散城镇发展形态,变身为“无边之城、无城之镇”;农民足不出乡,乡情不改,将因产业和新构成的空间关系,“化农民为农工、化农民为工人、化农民为市民”,自然转型入籍和城镇化。
四、“多核集聚”的生态化城镇
村镇聚落的有机增长与现代文明交互促进,构成新型城镇空间的“多核集聚”模式,是“一城多核、核中有核、核外有核、核核分离、绿环联接”的生态城镇化形态。人城关系中透射出“大聚落、小庭园、微住宅”的原住聚落与保持相对完整的邻里乡情社区概念。
1、“多核集聚”的城乡空间关系
取决于城镇建设的理念定位。理念的形成必将以认识事物的角度与水平为前提,受制于在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立场和观念。以往的城镇化发展经验告诫人们,“多核集聚”若单纯以经济增长为核心,以大城市经济发展模式套用现行的城镇化,必然会导致城镇多核在争夺自然资源的扩展中“绿带消亡”而“核核粘连”。
2、“绿野限定”的城镇建筑形态
取决于城乡规划法规的执行监督机制。建筑形态与绿野分隔联接构成城镇形象的要素关系,虽然是“自然-人工”意象,但它的存在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和陶冶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关系到人们的生理、心理健康和秉性情志状态。生态化不是人为地建设和开发,而是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维持自然、拓展绿色,在文化和文明的传承发展中引导城市自上而下的“文明”开发,呵护自下而上的“文化”传承。
3、“乡邻社区”的民俗风貌建设
取决于“多核聚居”的生态化。围绕乡村聚落的“民生、民俗、民风”而展开的产业集聚空间规划,是一种坚持走中国地域、本土特色的生态规划。这种总体规划下的多核集聚,虽然因城镇聚落“核的属性”不同而特色发展,然而,它却是大统一之下的个体特色发展状态。多核聚集的生态城镇化,最终所呈现的是城镇形态的地域性和乡村风貌保护、传承与开发建设的和谐统一,这些也将取决于新型城镇化中的社区与户籍管理。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在促进乡村经济活力、提高现代物质文明程度的同时,也带来乡村传统文化风貌传承的危机。这其中,因为现代新型农业的转轨与农村产业集聚,带来了农业人口的聚散转移,原始的家族、宗族、民族结构形式将被瓦解,同时,在城镇化启动较早的农村聚落,尚存在“空巢留守的保障危机、民俗乡情的传承危机、传统建筑的毁损危机以及民居风貌的异化危机”。新型城镇的社区管理,需要面对这些危机,在提高大众基本素质的前提下,加强参与民俗文化活动、倡导风土民俗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