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首页 > 行业新闻

我国休闲农业发展问题的研究报告

时间:2011-09-10 15:44  来源:勇先创景  作者:勇先创景

         回良玉副总理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快速推进的发展阶段,农业和农村正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农业的功能不断拓展,内涵不断丰富,农业多种功能开始凸显。在农业的食物保障、原料供给和就业增收功能不断强化的同时,农业的观光休闲功能日益彰显。休闲农业是农业功能的延伸与拓展,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休闲农业发展方兴未艾,前景十分广阔,发展亟需加强引导和扶持,使之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一、休闲农业的概述

         (一) 休闲农业概念

         休闲农业是指利用农村田园景观、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和经营、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经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发挥农业与农村休闲功能,为游客提供观光、度假、体验、推广、示范、娱乐、健身等多项休闲需求,以增进城市居民对农业及农村的体验、提高农民收益为目的的农业经营形态。从广义的观点来看,休闲农业还包括休闲林业、休闲渔业、休闲牧业、休闲农家乐等。因此可以说,休闲农业是以农业为基础,以休闲为目的,以服务为手段,以城市游客为目标,是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休闲农业是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产物,是农业多功能的拓展和延伸,是现代农业的组成部分。

         (二)休闲农业的特点

         1.休闲农业是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游憩服务业三级产业相结合的新兴产业。

         2.休闲农业是体现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生”一体的农业经营方式。

         3.休闲农业所提供的休闲产品、休闲活动和休闲服务,具有服务业商品的特性。

         4.休闲农业具有强烈的季节性,一年四季不同,有旺、淡季之分,无法连续生产。

         5.休闲农业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性,可以为游客提供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机会。

         (三)休闲农业的功能

         发展休闲农业是调整传统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措施,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休闲农业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1.经济功能。休闲农业是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就近转移;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2.社会功能。休闲农业为都市居民与农村居民提供交流平台,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面貌的改善;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进步,缩小城乡差距。

         3.教育功能。休闲农业可以为游客提供了解农业文明、学习农业知识、参与农业生产活动的机会,是融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为一体的农业生态科普园地。

         4.文化功能。休闲农业包涵农村民俗文化、乡村文化和农业产业文化,在为游客提供各种农村文化活动的同时,也能促进农村文化发展。

         5.环保功能。休闲农业可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自然景观生态,提升环境品质,有利于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6.游憩功能。休闲农业可以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体验、娱乐、度假等各种活动的场所和服务,有利于放松身心,缓解紧张工作和学习的压力,陶冶性情。

         7.医疗功能。休闲农业区具有优美的自然环境,新鲜的空气,宁静的空间,有利于调剂身心及养生保健。

         二、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状况、特点及存在问题

         (一)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状况和特点

         1.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背景

         我国的休闲农业是在世界休闲农业成功发展的背景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可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的增加以及农村道路交通条件的改善,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1)日益扩张的城市人口为发展休闲农业提供市场空间。我国城市人口2005年底达到5.6亿,比5年前提高7%,即13亿中国人中有43%生活在城市。长期生活在城市的居民,由于受到城市环境、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迫切需要到郊外农村寻求新的休闲空间,去欣赏田园风光、享受乡村情趣,回归大自然、陶冶情操。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为发展休闲农业提供了市场空间。

         (2)快速发展的经济为发展休闲农业提供经济基础。2006年中国人均GDP超过了2000美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10多美元,恩格尔系数也降到47.7%。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观光性旅游急剧膨胀,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时,基本形成对休闲的多样化需求和多样化选择。人均收入达到3000美元时,人们就有度假需求。90年代初至今,中国经济一直保持在7 %以上的持续增长速度,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

         (3)闲暇时间的增加为发展休闲农业提供时间保证。休闲农业的发展是与人们日益增多的休闲时间相伴而生的,据统计我国公众普遍享有国家法定假日全年114天(含周日)。其中,学生和教师则全年约140天,公务员及外企管理人员,全年约124天。再加上国家正在逐步推广的带薪休假制度,我们将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闲暇中度过,这些休闲假日时间的增加为发展休闲农业提供了时间保证。

         (4)农村交通条件的改善为发展休闲农业提供有利条件。2005年,我国的公路通乡率由99.5%提高到99.8%,公路通行政村率由93%提高到96%。而城市郊区的交通发展更快,有的地区已经与城市的主要交通网络连接在一起。而且农业休闲大多数是短途、短时休闲,目前城市私人汽车数量迅速增加,也为以自驾车为主的城市人外出郊区休闲提供了交通条件。便捷的交通为城市居民到郊外观光休闲,提供了有利条件。

         2.休闲农业的发展历程

         我国休闲农业兴起于改革开放以后,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早期兴起阶段(1980-1990年)。主要是靠近城市和景区的少数农村根据当地特有的旅游资源,自发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农业观光、举办农业节庆活动等,呈现单一的农村观光特点。二是初期发展阶段(1990-2000年)。主要是靠近大、中城市郊区的一些农村和农户利用当地特有的农业资源环境和特色农产品,开办了观光为主的观光休闲农业园,开展采摘、钓鱼、种菜、野餐等多种旅游活动。体现观光与休闲相结合的休闲农业的特点。三是初具规模阶段(2000年-  )。主要是融合观光、休闲、娱乐、度假、体验、学习、保健等功能,加上各级政府逐步关注和支持,休闲农业初具规模,体现拓展农业综合功能的特点。

         3.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与经营类型

目前,我国休闲农业发展主要有以下七种模式29种类型:

         (1)田园农业休闲模式。以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为休闲吸引物,开发农业游、林果游、花卉游、渔业游、牧业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休闲活动,满足游客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主要类型有:田园农业游、园林观光游、农业科技游、务农体验游。

         (2)民俗风情休闲模式。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休闲吸引物,充分突出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农耕展示、民间技艺、时令民俗、节日庆典、民间歌舞等休闲活动,增加农业休闲的文化内涵。主要类型有:农耕文化游、民俗文化游、乡土文化游、民族文化游。

         (3)农家乐休闲模式。指农民利用自家庭院、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及周围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吸引游客前来吃、住、玩、游、娱、购等休闲活动。主要类型有:农业观光农家乐、民俗文化农家乐、民居型农家乐、休闲娱乐农家乐、食宿接待农家乐、农事参与农家乐。

         (4)村落乡镇旅游模式。以古村镇宅院建筑和新农村格局为休闲吸引物,开发观光休闲。主要类型有:古民居和古宅院游、民族村寨游、古镇建筑游、新村风貌游。

         (5)休闲度假模式。依托自然优美的乡野风景、舒适怡人的清新气候等等,结合周围的田园景观和民俗文化,兴建一些休闲、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休憩、度假、娱乐、餐饮、健身等服务。主要类型有:休闲度假村、休闲农庄、乡村酒店。

         (6)科普教育模式。利用农业观光园、农业科技生态园、农业产品展览馆、农业博览园或博物馆,为游客提供了解农业历史、学习农业技术、增长农业知识的旅游活动。主要类型有:农业科技教育基地、观光休闲教育农业园、少儿教育农业基地、农业博览园。

         (7)回归自然休闲模式。利用农村优美的自然景观、奇异的山水、绿色森林、静荡的湖水、发展观山、赏景、登山、森林浴、滑雪、滑水等旅游活动,让游客感悟大自然、回归大自然。主要类型有: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水上乐园、露宿营地、自然保护区。

         (二)我国休闲农业发展存在问题

         1.主管部门不明确,市场监管不完善

         休闲农业是一种新兴产业,它是各地经济发展过程中自发形成、快速发展起来的,但是其发展无序、建设重复、市场混乱,缺乏必要的规划论证和宏观管理、调控市场的基本规则,但管理体制不顺是最大的障碍和问题。休闲农业作为一个横跨农业、旅游业、服务业等多产业、多行业管理的新兴产业,其经营管理涉及农业、旅游、工商、质检、环保以及公安等多个政府部门。从休闲农业的注册登记、农业生产、旅游管理、总体规划、监督检查以及环境保护和治安管理等等,迫切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发挥政府的经济调控职能,培育规范休闲农业市场,引导休闲农业的发展。避免客观上存在的谁都管,可又谁都不管的局面。

         2.特色不明显,发展不平衡

         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兴起于改革开放以后,与世界和我国的台湾地区相比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惊人,主要依托于国内市场的拉动。也是因为初期的低成本、高利润促使“千军万马”搞休闲农业。一方面对休闲农业的发展是一个很大的促进,另一方面,由于政府和经营者对休闲农业缺乏正确认识、缺乏整体规划、缺乏市场分析,使得休闲产品单一、缺乏特色,基础设施不完善、不同类型休闲农业定位的差异性小,同质化趋势严重。同时,休闲农业在全国范围内发展不平衡,多分布在东部经济发达省区、大城市郊区、著名景点周边以及特色农业地区。

         3.规划不科学,管理不规范

         休闲农业基本上是以乡村企业、农民自主开发为主,近年来,一些地区的领导、经营者和农户急于发展经济,增加收入,凭着一股热情,没有做市场调查和投资分析,就利用现有农田、果园、牧场、养殖场一哄而上。使得项目设计趋同,布局不尽合理,功能不配套,市场定位不明,缺乏个性化和文化内涵,简单仿效,粗放经营,在开发建设上随意性较大,存在着一定的无序性和盲目性。造成同一地区内项目建设重复,功能雷同,互相竞争,效益低下。结果因低层次开发,产品品位不高,配套设施和环境较差,则逐渐衰落而停业。甚至有的地方造成了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性开发。

         4.法规不健全、政策不明朗

         目前,农民群众具有兴办旅游的积极性,但许多地方政府对发展休闲农业尚未制定优惠政策,税收、贷款、用地、工商管理、食品、卫生、安全保证等政策尚无明确规范,也没有制定全国性的休闲农业管理办法。没有政策,没有法规,就难于管理,也难以保证其健康、持续发展。

          5.资金投入不充足,政府扶持不到位

         发展休闲农业虽是以利用当地农业资源和农业生产为基础,但搞好住宿设施、饮食设施、卫生设施、安全设施等建设标准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然而,各级政府对休闲农业的扶持资金和政策不到位,乡村农民资金缺乏,使得休闲农业发展多为规模小、档次低、品牌单一,而高品位、高档次、多功能、知识型的较少,多数休闲农业区设施简陋、内容不够丰富,生态、文化内涵不高,社会影响力不大,知名度不高,缺乏吸引力,招商引资困难。因此,资金缺乏制约着休闲农业的发展。

         6.人员素质不高、服务意识不强

         目前,休闲农业经营管理人员,大多是原来从事农业生产、加工、营销的农民,缺乏休闲业管理经验。服务从业人员大多是农民,从整体上来看素质仍然偏低,服务意识缺乏。因此,管理和服务难以满足市场对休闲高档次的服务要求,难以慰籍人们对休闲农业深层次的文化和生态内涵的心理渴求。

         三、对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目前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状况和问题,特提出以下对策和政策建议:

         (一)加强政府引导

         发展休闲农业,可以充分利用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自然资本,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建设村容整洁的新农村,促进城乡物质和信息的交流,提高农民就地转移就业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现代农业、促进城乡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引导休闲农业健康快速发展。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尤其是大中城市周边和风景名胜区周围的农业、旅游、林业、水利等各级各类行政主管部门都应该将发展休闲农业作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和抓手,积极主动地把休闲农业发展列入新农村建设规划、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

         (二)理顺管理体制

         休闲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应明确农业部作为主管部门,协调相关部门形成合力,降低政府管理成本,增加管理效果。建议由农业部牵头,会同旅游、林业、水利、工商等部门建立 “全国休闲农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促进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统一指导全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各司其职,避免出现职能交叉重叠、职责不清、责权分离、管理缺位等问题,为休闲农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全国休闲农业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可以设在农业部发展计划司,成员单位由相关部门的主管司局组成,具体日常工作可以委托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协助办理。

         (三)制定发展规划和相关标准

         组织专家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全面了解休闲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研究制定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规划和引导发展的标准。一是根据我国各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的状况,制定国家发展休闲农业发展的规划,科学布局,分类指导,明确区域定位、功能定位、形态定位、市场定位,并由国务院授权农业部对外发布,促进全国休闲农业的发展。二是根据不同形式休闲农业的发展状况和特点,对我国的休闲农业进行系统的界定和分类。在突出不同地域、文化、人文理念和特色的前提下,由农业部制定相应的行业标准,积极引导并规范休闲农业科学、系统、可持续的发展。

         (四)加大扶持力度

休闲农业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现代农业产业化模式。新农村建设需要有新产业的支撑,需要有现代农业的支撑,需要有新型农民的支撑。所以,国家应该加大对休闲农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把发展休闲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

         (五)加强理论研究

         由于休闲农业是介于农业、服务业、旅游业之间,横跨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新型产业形式,也可以称之为一种新的农业产业化模式,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种新的重大突破,因此要加强对这种新兴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最近国内外已经出现了一些关于发展休闲农业的新思路、新探索和新思考,同时也出现了体验经济学、休憩产业、绿色GDP等新的理论研究成果。按照宏观经济学的GDP发展对人们物质精神追求变化产生影响以及恩格尔系数的降低对休闲、养生需求的影响等相关理论,完全有可能从理论的角度对休闲农业的发展做出解释。因此,建议由农业部牵头,集中组织一批农业经济、旅游经济、休憩产业等方面的专家对发展休闲农业的理论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探索指导休闲农业发展的理论依据和发展方向。

         (六)建立农民利益保障机制

如果在休闲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农民始终不能成为产业发展带来的收益增加效应的收益主体、或者是主要受益群体,那么势必会严重挫伤农民对发展休闲农业的热情和积极性。过去一些农业观光园区建设都是由一些有资金实力的公司投资兴建,农民往往只能获得有限的雇佣劳动关系所得的微薄报酬。因此,建议在发展休闲农业时,一定要探索保护当地农民的合法权益的机制,按照“自愿、合法、有偿”的原则,鼓励农民以土地(包括果园、池塘、农业生产设施等)入股、以劳动入股,成为休闲农业园区和配套设施建设的股东和主人,实现按股分红,确保农民有合法和稳定的收益,才能提高农民对发展休闲农业的积极性,使休闲农业企业与农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以主人翁的姿态促进当地休闲农业的发展。

         (七)加强国际合作与两岸交流

         发达国家及我国台湾的休闲农业起步早,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值得借鉴。为了提升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水平,要积极推进国际合作和两岸交流,组织相关人员赴国外和台湾进行交流考察。

四、对当前我部推进休闲农业工作的几点考虑

         (一)加强组织领导

         休闲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休闲农业的发展是农业部门的职责所在,农业部应尽快组建休闲农业的管理体系,抓紧开展基础性工作,否则将坐失良机。一是采取适当的形式,要求各省抓紧把休闲农业列入业务范围,确定管理机构,指定专人负责,作到休闲农业的事有机构管、有人抓。二是尽快开展休闲农业的调查,摸清情况。建议以农业部的名义下发通知,由各地农业部门组织开展休闲农业发展情况的全面调查,摸清情况,及时上报有关材料,为下步工作奠定基础。三是将休闲农业的发展情况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农业统计体系。四是积极准备制订发展规划和相关的行业标准,将休闲农业纳入我部农业行业标准体系,统一要求、统一布置、统一实施。将休闲农业发展规划纳入我部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体系,抓紧组织力量开展我国休闲农业规划研究和拟订工作。

         从当前情况看,各地各部门都十分重视休闲农业发展问题,建议部里今年召开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工作会议或座谈会,明确休闲农业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对重点工作作出部署,对各地农业部门提出要求。

         (二)研究扶持政策

         要组织力量抓紧对休闲农业的调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争取出台相关扶持政策。研究和争取财政补助、贴息、投资参股等形式对休闲农业进行扶持和投资项目等方面的支持。建议:一是由农业部遴选和认定一批全国休闲农业示范园区、示范县、示范乡(镇)和示范村,并争取基本建设投资,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给予支持。二是在对有一定规模、有一定引导促进作用、管理规范的休闲农业项目给予相应的补贴、税收等方面的优惠待遇(例如可以享受相应级别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和待遇)。

         (三)开展星级评定工作。开展星级评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引导休闲农业项目注重打造品牌,树立样板,办出特色,做大做强,借以提升全国休闲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为了搞好评星工作,建议部发展计划司牵头,制定休闲农业星级评审办法和承担评星工作的运行与日常监督。这项工作,一些地方已经开展的有声有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强化服务功能

         1.信息服务。建议在农业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建立全国休闲农业网站,构筑县、市、省和国家多层次的休闲农业信息网络体系。重点完善新闻发布、休闲场所介绍、休闲区地图查询、休闲线路推荐,提供住宿餐饮、留言系统、网上订房及订门票服务。为政府、经营者、消费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从而有效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休闲农业发展。

         2.辅导服务。休闲农业包涵一、二、三产业的经营内容,涵盖农业、环境、旅游、休闲、文化等多学科知识,需要一支专业的服务队伍。一方面确定一批休闲农业辅导基地,定期举办休闲农业技能辅导班,不断提高管理者和从业者的业务素质;另一方面组织专家和一线科技人员,编印《休闲农业系列丛书》,加强对休闲农业知识的普及和辅导,强化从业人员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3.宣传服务。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体,宣传各种休闲农业资源,放大效应。鼓励人们到农村观光休闲,使城市居民建立起消费休闲农业的理念。建议农业部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休闲农业发展情况,同时组织新闻记者对部分休闲农业典型进行宣传报道。组织休闲农业经营者参加农业博览会,开设一个展览专区,提高休闲农业的知名度,影响力和社会地位。


分享到:
下一篇:北京旅游中心将建在东二环外黄金地带
上一篇:四川南江: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打造川北红梅第
勇先创景
勇先创景
勇先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