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首页 > 行业新闻

梦里婺源本土记忆 为乡村旅游注入新内涵

时间:2014-06-23 14:15  来源:北京勇先创景规划设计院  作者:乡村旅游规划中心

        在全国城镇化建设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镇建设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质朴的语言生动地揭示出城镇化的灵魂所在,对全国城镇的建设发展意义深远。

        日前,婺源在央视《中国新闻》节目中推出了新一版婺源旅游形象宣传片·乡愁篇。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给以古村落和山水田园为核心资源的婺源乡村旅游的发展赋予了新内涵,是追求的新目标。

        近年来,婺源乡村旅游风生水起,发展迅速,以5A级景区江湾为代表的一批景点在全国崭露头角,声名遐迩。但在城镇化进程中,如何保护村落生态,留住村落记忆,面临严峻的挑战。为此,婺源一直把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有机融入城镇建设之中,做到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在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指导下,凡属于景区的村落,古建修缮坚持“修旧如旧”原则,而对新建房舍则推行“改徽改古”措施,以最大程度地保持原有的街巷肌理和建筑风貌。尤其是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的村落,因地制宜地规划自建新区,以满足村民改善住房的需求。同时,全县还对36个未列为景区的古村落制定出保护规划。

        去年起,一种新的古建保护模式已悄然兴起,即企业或社会资金通过租赁等方式,将一些闲置的古民居予以修缮,并在不破坏总体结构、风貌的前提下适当改造,发展体验性住宿。这种模式既解决了古建的维护资金,又产生应有的效益,使古建筑的保护走上了可持续的良性轨道。村落还是原来的村落,一街一巷、一砖一瓦,还有那背依的青山和环绕的溪河,沉淀下了一代代人的记忆,也让今人的情感向往如丝如缕,梦绕魂牵。

        如果说古建筑是部凝固的历史,那人们世代居住的生活形态以及丰富的习俗文化,就是一部活的历史。人们代代相袭,传承发展。即使是今天,一个习俗、一段舞蹈,还能找到远及千年的踪迹。婺源的乡村旅游从一开始就十分重视活态文化的挖掘。傩舞、徽剧、龙尾砚、徽派三雕、抬阁、豆腐架、灯彩等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整理、复兴和传承。绚丽多姿的年俗、婚俗、茶俗等不仅仍是村民生活的一部分,而且还整理成各种表现形式;一批极具地域特点的菜肴小吃也成了人们对乡村温暖的记忆和思念。谷雨尝新茶、端午吃气糕,中秋迎草龙,元宵闹花灯,婺源这延续千年又传承不息的习俗,烙印了世代村民的生命足迹,也是祖祖辈辈精神皈依的一片家园。故土给予每一个游子深情的呼唤,也让所有人的乡愁找到寄托。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忘不了、抹不掉的乡愁。乡愁就是人们对故土的情感记忆,不论是窄巷老屋,还是习俗乡风,无不让人萦萦于怀。婺源的乡村旅游正在循着这样一个目标前行,留住村落记忆,传承乡土文化,将“梦里老家”建设成一个让人“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勇先创景乡村旅游策划中心视点:“乡愁”是乡村旅游最重要的文化体验,乡村旅游品牌的塑造,来源于特色“乡愁”的挖掘,“记住乡愁”是铭记历史的精神坐标,是构建区域特色的文化符号,是乡村旅游者的心灵慰藉,是乡村旅游差异化发展的魅力所在,是休闲旅游时代的文化体验。

分享到:
下一篇:《中国智慧旅游城市(镇)建设指标体系》发布
上一篇:黑龙江省多家旅游景区整合资源 合力谋发展
勇先创景
勇先创景
勇先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