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永定,处处见绿,景色宜人。永定县持续以转型跨越、加速发展为目标,积极转换思路,寻求经济腾飞的支点,着力在现代农业、工业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聚集发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呈现出喜人的新气象。
支点一:咬定“农”字不放松
“打蛇打七寸,牵牛牵鼻子。”永定县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富民增收的重中之重,集中用力,积极打造名贵中草药材、生态果业、生态蔬菜、珍贵花卉苗木、丰产毛竹林、烟草、龙湖生态休闲渔业、特种养殖等8个特色优势农产品示范基地,夯实全县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基础,这些基地项目总投资10500万元。
此外,永定县创新农业经营主体,初步形成以种植业、养殖业、休闲农业等三大产业为主的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发展公司等经营模式的家庭农场达650家。在专业种养殖大户基础上,重点培育100个家庭农场,打造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示范点。同时,永定县积极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至目前全县举办各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47期,培训3883人次。
支点二:抓住“工”字求突破
如何让工业经济这一“短腿”变长,寻找经济加速发展的动力,永定县的答案是“调结构、转方式”,提升工业竞争力。用“突出非资源型产业的培育、传统产业的提质增效和工业平台的打造”的思维抓工业,走活了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的“一盘棋”。
上半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52.9亿元、比增13.9%,其中非资源型工业实现产值24亿元、比增27.6%,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45.3%,提高6个百分点,工业非资源化转型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以卡车、微车、客车、专用车等“4辆车”为主的机械产业保持高位增长态势,完成投资6.36亿元、比增10.6%;实现机械产业产值14.6亿元、比增55.8%,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7.6%,超过煤炭成为全县最大的支柱产业。此外,矿业经济整合提升,8家煤矿兼并重组主体企业已与30家煤矿企业签订了兼并重组协议。
支点三:书写“文”字创品牌
土楼是客家文化的象征。坚持以文化舞动土楼,让土楼文化和旅游产业紧密相融,使永定土楼景点更加成为游客青睐的地方。来自浙江的林先生同家人在参观了振成楼后,感慨地说:“这里不仅客家文化积淀很深,生态环境也非常好。看了土楼,我们更多的是感受这里的客家文化……”旅游景点人气旺了,也拉动了全县经济的发展。上半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23万人次,比增12.1%,实现旅游总收入16.8亿元,比增15.2%。旅游产业富民效应凸显,景区群众年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数据形象地说明,文化旅游产业无疑已成为这个县经济发展的支点。
目前,永定县正在加速打造福建土楼客家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做大文化旅游这块“蛋糕”,使“软文化”能够“硬着陆”,成为经济起跳的支点。据悉,产业园在建或规划建设项目36个,总投资逾200亿元。
永定是“旅游胜地”,拥有福建土楼、客家文化、革命遗址和自然生态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北京
勇先创景规划设计院在做世界文化遗产——南溪土楼长城旅游区概念性规划时,就提出要以客家文化、山水环境为重要依托;从丽江、黄山、武夷山的发展历程来看,都是以世遗景区为号召,打造观光+度假组合产品,促进区域旅游产业整体转型发展与品质提升,因此,以土楼为核心吸引物,发展观光+度假的组合产品,是提升永定土楼旅游品质和区域整体转型发展的重要策略;借助旅游产业发展的推力及旅游转型发展的契机,策划系列精品,细化多元服务,构建基础设施共享、生活服务设施与旅游服务设施结合、旅游产业发展与居民就业互相促进的新型城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