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遗保护在生产中传承
时间:2014-09-10 14:35 来源:勇先创景 作者:旅游规划中心
沿着318国道,走进西藏林芝地区林芝县真巴村,老远就能听见“叽叽吱吱”的声音。老式的织布机前,扁平的梭子如同精灵般,在村民桑姆的手里左右窜动,梭子每穿一次,眼前的布料就长一点,她一天可以织出10米的布。
这些布被送到附近的加工坊,由其他村民加工成半成品的手包,再由另外的村民手工缝制,最后通过公司进入市场。
如今,这个只有48户、179人的村落里,47人都成了这条生产链上的工人。“这47人全是女性,基本覆盖了每家每户。有了收入,村民越来越热爱林芝藏族服饰的制作技艺了。”真巴村党支部书记巴鲁说,通过传统手工技艺,每位村民一个月有3000元至4000元的收入。
林芝地区的藏族又称工布藏族,他们的服饰以传统的织布技术和手工技艺制作而成,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目前林芝地区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3个,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38个,设立县级保护名录22个。据统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目前约有87万项,其中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的项目超过1500个。
然而,随着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不少非遗项目在现实中面临“濒临灭绝、几近失传”的困境。中国艺术研究院专家谷泉指出,众多的非遗技艺集中在农村或偏远地区,由于展演性的非遗项目缺少平台,更缺乏走向市场的能力,传承人不再靠此谋生,因此导致这些民间绝活的传承青黄不接,保护难度越来越大。
“单纯靠保护,文化是保护不住的,必须让它为群众带来价值,才会给非遗传承带来群众基础。”中国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马盛德说。
“生产性保护”正成为中国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这种方式将非遗保护与当下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坚守传统的同时面向市场,开发衍生产品,激活非遗的生命力,增强非遗的造血能力,让非遗在生产实践中延续艺术活力,比普通的政策性保护更有效。
中国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目前共有38个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居世界第一。2005年,中国国务院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实施;2011年以来,中国文化部先后两批次公布了98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各省份也都相应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传习基地,安排非遗保护专项资金,支持非遗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
在生产性保护实施的过程中,中国各地不断探索符合实际的模式,一批非遗项目在与市场对接中走出深闺。2012年,林芝地区制定了《启动开发有本地文化内涵的旅游衍生品制作的工作方案》,开始实施“西藏林芝传统工艺文化传承与发展综合项目”,尝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发展模式,目前已投入2000余万元,选定了锦绣大地纺织有限公司、真巴村基地、朋仁曲德寺藏香加工坊、朗县金东藏纸加工坊、珞巴传习所、门巴传统竹器传习所6个项目点,作为不同方向的发展规划。
“项目实施以来,保护了一批非遗项目,救活了一个厂子,开拓了农牧民就业增收路径。”林芝地区行署专员旺堆说,1966年成立的林芝毛纺厂上世纪90年代倒闭,今年借项目重新开业,为真巴村基地等提供羊毛纱线,正焕发出新的生机。
如今,当地传统织布技术编织的手包、围巾等产品,已经进入北京等内地市场,一些织工月收入上万元。金东藏纸已经开发出笔记本、画册、书刊等产品。项目负责人盖宏睿表示,部分产品将在明年打入欧洲市场。
“像金东藏纸,它每年的原料产量只有几百斤,加之纯手工制作,产量非常少,因此不能当做普通的纸来用,而要打造成铜版画、藏书票等高端市场的艺术品。”盖宏睿说,生产性保护是将文化遗产转化为生产力,但它与产业化生产的低成本、规模化、标准化的诉求不同,体现的是“手”的价值而不是机器的价值,这就决定其市场定位要走高端路线。
马盛德表示,生产性保护符合非遗的传承规律,既保护了传统技艺,还把中华民族的多彩文化传向海内外,又能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今后政府将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支持力度,鼓励更多的非遗项目依靠市场力量获得保护,探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路径。
在旅游开发中,勇先创景旅游规划从业者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态度,是首先让他们生产起来,然后增加游客的体验性,然后是在保护的基础上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