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品设计是
旅游规划一个至关重要的工作, 旅游产品(旅游项目)的确定,并非只是旅游规划专家的创意和旅游市场接受的问题,而是一个关系到旅游规划专家、旅游开发者、旅游开发社区居民、旅游市场等多方面的问题。这里便产生了“双筛法”。
“双筛法”的技术流程是首先是对资源普查与资源评价,对资源进行详细的了解然后是对旅游产品进行创意策划,然后把这个创意公之于众,调查旅游地居民和开发者的认可程度,在这里进行第一次筛选,对这次筛选的进行总结,发现这些创意其中的问题和旅游地居民开发者的意见,以及几个符合旅游地居民和开发者的利益的几个创意,然后针对旅游地和开发者的意见进行修改。修改之后在进行民意调查,这次的调查是针对客源市场的认可性调查,在调查之后进行第二次筛选,筛选出最终的旅游产品。
“双筛法”很好地把旅游地居民参与融入了旅游产品设计程序, 避免了旅游规划设计单位在旅游产品设计上的武断行为。该方法是社区参与理论在旅游产品规划设计中的很好应用。但“双筛法”仍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产品设计对市场因素考虑不足。旅游目的地开发经历了资源导向型开发、 市场导向型开发和资源、市场对接开发阶段, 这说明旅游产品规划同样是一个市场、资源对接开发的过程。而“双筛法”由于没有处理好资源、市场和社区居民之间的层次关系, 则是一种资源导向型下的市场检验开发模式( 其实它等同于资源导向型开发) 。
2、旅游产品规划参与各方即旅游开发商、旅游规划设计单位、旅游地政府和旅游地社区居民的权限、知识和视野等的不对称性影响了旅游地社区居民实际参与的有效性。实际上, 旅游地居民的参与权被弱化了。“双筛法”对此没有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3、“双筛法”所展示的旅游产品设计技术方法虽然经历了两次筛选, 但仍是一种静态的、单向性的旅游产品设计方法。旅游市场是多变的, 旅游产品也有着其自身的生命周期。因此, 旅游产品设计决不是“一劳永逸”的过程, 这既不符合市场和产品生命周期本身的要求, 在理论上也有缺陷。
4、旅游产品设计的过程除了旅游地居民这一重要的参与要素外, 还有许多因素影响着旅游产品设计,如不断发展着的生态保护理念、区域旅游产品结构、发展上的可持续性和旅游地政府的旅游发展战略等。
鉴于旅游产品规划设计“双筛法”的缺陷、旅游产品规划参与主体各方类型及特点和旅游产品规划参与各方的矛盾,旅游产品规划 “漏斗法”应运而生。因该方法对旅游产品设计具有层层过滤的特点而得名。“漏斗法”是基于市场导向、 市场可变、资源可塑、包括旅游地居民认可等在内的“过滤”要素之上的旅游产品规划新方法。具有可操作性、系统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漏斗法”产品规划步骤
首先是对有关旅游景区( 点) 所能吸引的三个层级的目标客源进行旅游产品市场需求的调研和预测, 据此甄选出该旅游景区( 点) 旅游产品设计的市场需求域;其次是根据国家标准并结合景区( 点) 实际情况进行有关旅游资源的调查和评价; 第三就是在以上两步的基础之上, 旅游规划产品设计专家通过运用“头脑风暴法”和“德尔菲法”设计旅游产品, 并通过市场需求域和经过旅游规划产品设计专家以资源为基础“提升和塑造”过的旅游产品雏形之间的“对接”形成旅游产品创意初稿;第四步是重点“过滤层”, 即通过旅游地居民认可和其他所要考虑的可变因素( 如不断发展着的保护生态理念、 区域旅游产品结构、 发展的可持续性, 甚至旅游地所在政府的旅游发展战略等) 对旅游产品创意初稿进行层层“过滤”。旅游地居民由于其背景和专业知识结构的原因,可采用“认可式”或“多数票( 超过四分之三) 否决制”的参与方式, 这样就保证了旅游地居民参与的权利, 又保证了旅游地居民参与的有效性, 体现了该方法的可操作性。该过滤层会根据不同景区( 点) 的不同情况而增加或减少有关“过滤因素”, 这使得该方法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开放性。通过层层“过滤”就得到了旅游产品创意第一稿。第五步, 通过市场检验完成旅游产品设计的“市场——资源 ——过滤要素——市场”一次完整的过程。第六步, 由于市场的可变性和旅游产品自身的生命周期, 旅游产品设计不是“一劳永逸”的一次性活动, 而是在市场多变和竞争环境中的循环设计过程, 这就需要进行旅游产品设计的第二次循环操作。最后, 通过上述循环操作就可以阶段性地完成旅游产品设计, 并确定终稿。上述过程充分体现了“漏斗法”的系统性的特点。通过系统循环式的旅游产品规划可以持续地保持旅游产品的市场适应性和提高旅游景区( 点) 产品竞争力。
北京
勇先创景规划设计院在进行旅游规划产品设计时,都会进行多维度的产品体系设计,解决好其中的矛盾、平衡好各方力量和规范有关各方的行为,突出核心吸引力、重点与特色,体现资源——产品——市场相对接、主题——活动——形象相呼应的产品设计思路,整体构思、分层设计,其中核心产品要准确认识,实际产品要真实体现,附加产品要恰到好处,具有可持续性强的市场卖点、眼球效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