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乡村里应该有故事
时间:2014-11-13 18:26 来源:勇先创景 作者:乡村旅游规划中心
有些乡村本身就是一首童话,浙西南的云和便是其中之一。撑一支长篙,向八百里瓯江漫溯,到了上游水光与山色相接的地方,便是十里云河。波光、云影、舟楫、水鸟、群山、梯田—在云和,山与水共同谱写了一首自然的史诗。
独具优势的生态资源禀赋,衍生了一条不同寻常的美丽乡村建设之路。近年来,云和先后编制了《云和县“山水童话乡村”建设规划》和《云和县“山水童话乡村”技术指导手册》,明确了美丽乡村的整体规划和思路,描绘了“实施21个中心村培育建设,推动土地合理利用和人口集聚进程;实施12个特色村建设,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和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实现村庄整治全覆盖,优化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的宏伟蓝图。
在云和,美丽的绝不仅限于山清水秀的外表,更在于充满生机、富有活力的内在。依托山水生态资源,云和走出了一条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乡村休闲旅游发展之路;三代玩具人薪火接力,“童话”的概念在云和已深入人心;生态农业富民创收,“云和雪梨”、“云和黑木耳”和“云和师傅”一起,享誉他乡。
正如云和县农办主任叶秋霞所说,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根本动力是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美好生活的创造必须以美丽经济为支撑。云和,这个浙西南的小山城,正以大决心和大手笔,成就让老百姓“安居乐业”的美丽梦想。
五水共治,还原“自然之美”
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云:“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自然的美可以洗涤心尘,而云和的美让人流连忘返。许多造访云和的游人,来到这里之后就不走了,只因恋上了十里云河的波光云影,愿意长时间在这里栖息。
山与水,在这里谱写了绝美的自然史诗,“一城一湖一梯田”自然而然成为云和美丽乡村建设的主战场。云和以该区域为主要区域实施环境整治提升,开展“洁化、绿化、美化”、“村美、房美、城美”的“三化三美”行动,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由小改向大改、由小治向大治转变。今年,云和又吹响了清理河道、清洁乡村为主题的“双清行动”号角,农村生态环境更加优化。
走进云和县的任意一个乡村,原来杂乱的违法建房拆除了,乱搭建菇棚的现象消失了,一排排砖混结构的楼房代替了过去的土木房,生活污水也不再随意向河中排放,而流向专门的污水处理管道。村里的路面也修整过了,整洁的水泥路取代了原来的“泥水路”,延伸到家家户户。目前,云和县正在开展美丽公路创建,为美丽乡村增色添彩。通向云和梯田景区的后交线和云和湖仙宫景区的局龙线即使在深秋的季节,道旁的绿树仍然常青,点缀的鲜花仍然盛开,给游客带来了“车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美好感受。
为了扎实地推进“五水共治”,还乡村以“天蓝、水清、山绿、地净”的自然之美,云和县还成立了专门的“五水共治”领导小组,并出台了《云和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县域规划》。规划至2016年底,投入1.128亿元,完成150个行政村、564个自然村、18800户农户的生活污水治理和提升改造,实现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100%、农户受益率达80%以上。目前,云和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稳步有序地推进,检查井、管材、一体化终端处理等设施进行了招投标工作,今年50个污水治理和提升改造项目全面投入施工。
“石头巷子黄泥墙,泥木坡顶青瓦房”。通过美丽乡村的建设,云和乡村逐渐返璞归真。山的沉稳与水的灵秀和合共生,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
城乡一体,营造“融合之美”
“孩子,在土里洗澡;爸爸,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埋葬。”这是诗人臧克家笔下的祖孙三代人,曾几何时,也是生活在乡村的农民一辈子命运的总括。
然而在云和县,农民长达上千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第一次被打破了,“农民”的身份不再是跟随一辈子的“烙印”,许多“下山下乡”的山区群众搬入县城,实现“带权进城、安家落户”,过上了无差别的市民生活。
“美丽乡村的建设不仅要改善硬件,提升乡村的整体面貌,关键还要通过软件的改革,即体制的创新,让农民活起来。只有农民的资产资源活了,乡村才真正具有活力,建设美丽乡村才真正成为一种可能。”云和县农办主任叶秋霞如是说。
2013年以来,云和县抓住丽水作为扶贫改革试验区的机遇,按照“人口集聚、户资分离、户随人走、城乡一体”工作思路,全面启动了异地搬迁安置方式创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社区管理服务机制创新五个专题的扶贫改革试验工作。通过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云和县盘活了农村资源和农民资产,农民有了完整的财产自由权,为美丽乡村的建设注入崭新的活力。
雾溪乡,是一个紧邻云和县城的少数民族乡镇,也是云和县启动“整乡搬迁”的首例试点。要想一个下辖6个行政村、居住着2108名村民的乡镇完成全体搬迁并非易事,而对于原本生活并不富裕的村民而言,离乡背井的压力更是不言而喻。村民最大的顾虑当是转移出去后,日常的生活如何保障。许多异地搬迁进城的村民虽然转移了地域,也找到工作,却始终没能实现身份的转变和心灵的融入。虽然“住在城里”,心理上却分明感到自己还是“异乡人”。
为了破除城乡二元化的“壁垒”,云和县启动了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取消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并制定出台了《云和县异地搬迁进城人员落户政策》,明确异地搬迁进城落户人员在农村所享受的各项权益和待遇不因户口转换而改变。保留进城落户农民经济身份,仍为原户籍所在村经济合作社成员,社会身份转入所在社区,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赋予同等权利,分享同等利益,获得同等待遇,确保“不脱原有衣服,还能穿上新的衣服”。
截至目前,云和县累计实现农民异地搬迁9473户、33171人,其中搬迁至县城的达5778户、20474人。在普光、大坪两个异地搬迁进城人员集聚小区成立了社区,开展“创业就业”系列培训活动,帮助农民融入城市生活。在云和,越来越多的山区群众通过异地搬迁安置工程,实现了祖祖辈辈梦寐以求的“进城梦”。
产业多元,谱写“发展之美”
距云和县城17公里有个小顺村,这里是闻名遐迩的南方万亩板栗和雪梨种植基地,还是摄影爱好者们的“瓯江帆影采风基地”。
也许是得了自然山水的灵感,小顺村应运而生的农家乐也以“二十四节气”为名:“谷雨农家”、“清明时节”“大雪寻梅”“小满人家”等等,仿佛迫不及待地要让游客们知道,在这里,光阴的流逝是不需要时钟来记忆的,大自然有自己的韵律和节奏。
小顺村的农家乐只是云和乡村旅游的一个美丽缩影。比起早先的小打小闹、各自为营,云和的乡村旅游如今已“串点连线成片”,探索出一条利用生态优势和文化资源实现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路子。
围绕着梯田,崇头沿线的赵善、梅竹、坑根等各个村子的农家乐被统一归为“梯田公社”;围绕着云和湖,仙宫山庄与紧水滩沿线的一家家渔家乐共同组成了云和湖农家乐综合体;围绕着“红色”这个主题,小顺和梅湾作为生态、教育和养生的典范被整合推出。
发展乡村旅游,乡村的特色文化是灵魂。云和县十分注重特色文化的挖掘、整理与弘扬,让一批湮没于历史烟尘中的本土文化重放光芒。瓯江之滨的梓坊村、石浦村,重整“船帮文化”的大旗;云和梯田景区的坑根村,成为“银矿文化”的大观园;下垟村、梅竹村的“农耕文化”,走上舞台;畲族村高畲村、坪垟岗村,把“畲族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而每年的芒种开犁节、九月垂钓节、十月尝新米节等,都在提醒着游子该来云和走走了。
“乡村旅游的大气候来了!”云和县农办副主任柯平松乐呵呵地说。截至目前,云和县共有农家乐休闲旅游村(点)16个、农家乐经营户(点)142家、餐位11350位、床位1510个,农家乐从业人员1085人。今年上半年,全县农家乐经营户累计接待游客41.58万人次,同比增长34.5%;直接营业收入1958.35万元,同比增长35.6%。
素有“雪梨之乡”美誉的安溪乡,种植雪梨3000余亩,是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梨花开时,迎来了“梨花摄影节”,密密匝匝、层层叠叠的梨花吸引远近游客前来踏青赏花;果实成熟后,迎来了“云和雪梨节”,翠冠、清香、云和老雪梨等名优品种应有尽有,游客饱尝之余,尽可带些回去与亲友分享甜脆的滋味。
与“云和雪梨”一样享誉他乡的还有“云和黑木耳”。近些年,云和加快生态农业发展步伐,斥资13489万元打造农业“两区”项目。其中,其中崇云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重点推进水果精品园核心示范区建设、重河湾水果示范区建设、现代农业园区香菇产业提升与发展项目、杏鲍菇废菌糠资源化利用示范等十个项目,“云和黑木耳”还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年产值超亿元。
云和还是“中国木制玩具之乡”,被称为“东方童话城”。步入云和,童话的元素遍及街头巷角,童话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目前,云和县共有木制玩具企业754家,是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木制玩具生产、出口基地。
云和之美,因为自然所以自在,因为满足所以富有。昔日的湖畔人居、山里人家,如今正谱写着城乡融合、产业发展的美丽篇章。而当你的内心积满尘垢之时,不妨来到云和,撑一支长篙,向青山更青处漫溯,体会一下何谓“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勇先创景乡村旅游规划中心视点:云和的乡村旅游一直在做“画境”。其实乡村旅游可以做野趣横生的“野境”,可以做品味悠长的“意境”,更可以做生机盎然的“生境”。
云和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