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症1:内涵理解“包罗万象”,空心化与空泛化突出。
解药1:旅游吸引物来布局全域,用旅游交通来串联旅游吸引物、旅游区、旅游交通、乡村、城镇,用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来做城乡统筹发展。
病症2:行政手段大范围、快速式推进,难以形成可持续式旅游。
解药2:需党委政府统筹整合推进在体制机制改革、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等方面实现突破,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为各类市场主体搭建好平台,让民营企业、金融机构等,在全域旅游发展中敢投资、有收益。
病症3:全面旅游开发,造成环境破坏,资源破坏。
解药3:首先,实施全民参与绿化,推行全民管理方式,打造绿色生态的基础,构建“绿色屏障”;其次,形成绿色生产空间,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格局;再次,用高端、高质、高新“三高”实现耗能、污染、排放“三降”等。
病症4:出现“千景一面”、“千城一面”毫无特色的旅游地。
解药4:一些地方政府与旅游管理者要挖掘自身特色和优势,按照“集点、连线、汇面”的思路,对旅游业空间结构和功能分区进行梳理和优化,重点提升旅游景区景点,重点打造旅游集散节点,重点发展旅游风景廊道。除此之外,全域旅游在发展模式上,个性化和特色化需要因地制宜地创新。
病症5:改革在做无用功,对全域旅游规划认识不足。
解药5: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和管理的理念到综合目的地统筹发展理念的转变、是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的理念到开放的“旅游+”融合理念的转变、是从旅游企业单打独享理念到社会共建共享理念的转变。要建立综合管理体制,设立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工商旅游分局,以及与交通等相关联的联合治理机制。加深对全域旅游规划、编制、实施的认识,冷静认清是否有条件推进。
病症6:重推介、重形式而轻基础、轻内容。
解药6:积极推动厕所革命,还有公共服务设施,如游客集散中心、游客紧急救助设施建设等。充分调动各方发展旅游的积极性,以旅游为导向整合资源,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建立旅游发展共建共享机制,推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打破传统景点格局,有效配置各类资源要素,用大空间思想,对规划区域发展空间进行合理战略布局,使各空间、片区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实现旅游空间协调化、景观化。并不是要求道路都要大路朝天,景观要遍地开花,而要根据自身特点以最好的状态达到理想空间,循序渐进,重点带动示范,形成“区区互动、片片协调、井(景)然有序,处(触)景生情”的局面。
政府主导,开创全域化的旅游管理合作机制,提高人民素质,实现全社会、全部门共建共享。旅游服务全域化包括社会的各个层面,不仅是政府,也不仅是企业,涉及各个乡镇、各个阶层、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大家都来投入。要让全区域的居民都成为主人和服务者,树立人人都代表旅游形象,形成“处处是旅游环境,人人是旅游形象”的服务全域化格局。
全域旅游是国家旅游局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推动旅游业供给侧改革、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新理念、新实践,必将引领和推动旅游业以全新面貌,迎接大众化旅游的新时代。而我国处于全域旅游发展初期阶段,对于全域旅游成功实践的案例还微之甚微。因此本院对推进全域旅游的原因、标准、概念、本质、特点、意义进行了梳理,提出了“病症”与“解药”,并提出1维4招4化开发手段及五种基本开发模式,分析了国外典型案例及国内实践案例,分享了本院的经典案例,以冀对未来全域旅游的发展具有借鉴和促进作用,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