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避暑旅游是大旅游、大经济观念

目前仅被理解为“凉快”的避暑旅游以及避暑经济只是行业经济、部门经济的事情等这种囧况极大地限制了避暑旅游向广度深度的拓展。因此,在避暑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应该在政府各部门、产业链上的相关行业和公众中,树立起避暑旅游是产业联动性的产业观念,引导人们对避暑旅游的普遍认同和参与意识。休闲产业、体验产业,几乎可以说是第三产业的代名词,而集休闲体验于一体的旅游业,显然是第三产业中举足轻重的大角色。作为未来潜力股的避暑旅游业的发展,必将极大地拉动我国整体旅游产业甚至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从主观意识上提高避暑旅游业的地位。


将避暑旅游业和其他资源要素进行高度匹配、融合

将避暑业同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同娱乐业结合起来,提升避暑旅游业的参与性。例如可以借鉴广西南宁“大地飞歌”、桂林“漓江印象”等经典案例,引入现代娱乐理念和市场化运作,与国内外的知名文化企业、影视娱乐业的明星们加强合作,发展壮大避暑旅游业的效应,扩充避暑旅游业内容,从而提升避暑旅游业的整体质量,规避其单一、观光性质的现象,寻求避暑旅游业的突破点。同时与其他旅游,如乡村旅游相结合,开展乡村避暑度假旅游,在夏季增强乡村旅游业的功能,冬季依旧可以照常发展乡村旅游,这种综合性连带发展也是今后应对季节性强烈的避暑旅游的较好的出路。


以避暑旅游为契机,深化发展城市特色文化、地域文化

避暑旅游远不止是凉快和清爽,远不止是对自然条件的要求,还要深化避暑经济的文化内涵,大力优化避暑经济品质,从而留住来客。深度游和精品游是离不开文化的,享受清凉之余,人们不会感到满足,所以我们必须以发展避暑旅游为契机,加强避暑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名胜地的建设,加强旅游景点、线路的基础建设,打造精品和品牌,进一步形成独特的文化魅力、风情魅力。例如哈尔滨在打造避暑旅游时,可以将该地区的欧式建筑、宗教建筑文化特色进行内涵式延伸,可以筹建风格各异,富有特色的专题性博物馆,就像目前哈尔滨犹太会堂里,设置了犹太人与哈尔滨的历史文化交流展等等。还可以对哈尔滨经历了百年铁路史的铁路文化、火车文化中的近代中国工业文化特色加以深度发掘,无论是建火车博物馆,还是开发铁路百年小站游、整合森林小火车游等等,都可能会给黑龙江的特色文化增加新的重要元素。此外还应该注意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客人获得更多的参与和深度体验机会,努力使避暑旅游的重游性效应、链接性效应最大化。


注重整体营销宣传

当今避暑旅游业的竞争主要体现在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的竞争,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把分散的对外促销集中强化.向外部推出旅游地的整体品牌形象。整个社会状况已经是“不见广告不消费”的后广告时代,“酒香不怕巷子深,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正如同皇帝已经过时一样,这种时代已经过去,何况旅游业本就是一种现场消费的产业,不到现场,不能试用,靠出售风景、文化和服务的特殊产业,因此营销不仅对于避暑旅游,对整个旅游行业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发展避暑旅游业必须首先高度重视营销的力度,因此就需要避暑旅游目的地通过多种渠道加大营销力度,树立避暑品牌,注重“专利”的效应,例如,贵阳凭借避暑气候资源优势,把握市场先机,注册了“森林之城·避暑之都”的品牌口号。2007年,中国(贵阳)避暑旅游经济论坛在北京举行,“贵阳指数”(中国避暑旅游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在京发布,确立了贵阳避暑旅游城市的基准地位。从而保证了避暑鼻祖的地位,为其避暑旅游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勇先创景
勇先创景
勇先创景